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现场救护(2)

时间:2014-06-18 11:59 点击:
3、解除学员的顾虑,让每个学员敢于在现场使用心肺复苏术救护伤员。 虽然学员通过学习都可以基本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顾虑,不肯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调查,主要顾虑和解决方

  3、解除学员的顾虑,让每个学员敢于在现场使用心肺复苏术救护伤员。

  虽然学员通过学习都可以基本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顾虑,不肯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调查,主要顾虑和解决方法如下:

  ①对口对口人工呼吸表示出抗拒,害怕一些口腔带来的传染病以及口腔可能带有呕吐物,觉得很恶心。

  解决方法:可以在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使用纱布、呼吸面膜等保护措施。现场没有纱布或者呼吸面膜,又实在克服不了心里障碍的,在2010年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了,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心肺复苏训练,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术。

  ②担心复苏成功后,病人有后遗症。

  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正确的按压部位和力度,可以避免肋骨骨折的发生,但是对于某些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他们发生肋骨骨折的可能性更大,说是难以避免也不为过。但是遇到威胁生命的情况时,“保命”,需要放在第一位。

  ③如伤病员出现意外担心要付法律责任。

  解决方法:目前我们国家对心肺复苏术尚无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应在接受培训后对伤病员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术。通过和专业律师的咨询,可以把心肺复苏术纳入紧急避险的范围。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二、实践教学

  经过上述理论课程的铺垫,学员非常渴望在高级心肺复苏模拟模型上操作,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处购进的高级心肺复苏模拟模型安娜,有电子显示屏能显示按压、吹气正确与否和是否抢救成功等。这些模拟人是目前检验是否掌握心肺复苏的最先进的教学设备。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演示和学员间分组练习等,让学员通过多个环节掌握心肺复苏术。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原则上不属于实践教学,之所以归纳到实践教学中是因为我们在应用多媒体主要讲述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时使用的比较多。我在教学中利用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视屏,自制一些课件,先让学员看一遍课件,让每一名学员总体有一个印象,看一看专业救护人员在现场是怎样抢救病人的,以便自己操作有实战感,充分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我们的教学图文并茂,声乐并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2、教师示教。由教师再按流程在模拟人上具体操作一遍。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确保自身环境安全→判断昏倒的人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呼救,叫“来人啊!救命啊!拨打120”→迅速将病人放置于仰卧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立即在正确定位下作胸外按压(30次)→检查并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做五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检查意识和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救护车赶到。

  3、利用模拟人练习。经过理论、多媒体、教师演示等,学员对利用模拟人操作已经跃跃欲试。把学员6-7人分成一组,让学员充满信心地在模拟危机场景下进行操作,可模拟的场景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多组同时进行危机场景的救护演练时,每组学员再进行相应的分工,如:现场指挥者、救护者、拨打电话者、围观群众等等。根据电子屏上的提示,让一部分学员认识到了不足。虽然看起来简单,听起来容易,但是操作手法不经过实践是很难掌握到恰到好处的。分组并且每个小组互相评比,让学员在竞赛中学习。通过这种模拟,让学员体会到抢救成功的成就感,体会到失败就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完结,从而大大提高来了学员的兴趣和热情,也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总结与希望

  这种教学法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完全分离,但是理论上的重点和实践上的内容在备课时已经做了合适的区分,做到在理论中有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在理论教学上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在实践教学中,学员是主导地位,老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在模拟现场,让学员有仿真感觉,如身临其境,帮助学员尽快进入角色,促使学员充分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学员更快更好的掌握心肺复苏术这项操作技能。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